当前位置: 首页 > 软件 > 资讯阅读>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

能够很详细的将事情跟用户分享

软件介绍

软件截图

相关文章

合集推荐

《西江日报》给本地的用户每天都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快讯内容,用户想要看到在你的周围每天的重要的事情,就来这个平台就能很好的了解喔!在随时都有新的内容更新在上面,用户进去就能看到最新报道出来的事情,能够很详细的将事情跟用户分享,还能知道本地即将要办的活动。

西江日报介绍

西江日报APP是由西江日报社为广大用户打造的新闻移动客户端,您可以在APP中获取西江每天的新闻信息,快速的了解更多的新闻动态,还能与更多的网友在线进行新闻讨论;拥有众多的新闻版块,用户就能拥有更多的选择了,您也可以输入热门的新闻关键词,快速的获取新闻内容;将APP还增加了新闻爆料功能,如果您发现新闻事件,都可以在APP中快速的发布出去,您也能将身边有趣、新鲜的新闻事件进行宣传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发生的新闻。

西江日报亮点

1、有很多用户都在这里使用很多的功能。

2、是专门为本地生活的用户们提供很多的服务的。

3、能够知道在周围发生的事情,都会很快在上面看到。

4、很多信息是跟每位用户都会有关系的,对用户都会有用的信息。

5、更新超多的内容,每天能够从这里知道很多的事情。

6、很多可以让生活的很多事情更加方便的信息都能从这里获取到。

西江日报特色

让您阅读新闻变得非常的简单、快速、便捷;

及时的上新当天的新闻内容,有助于用户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

您就能参与到更多的新闻互动中,与更多的网友进行交流;

提供的新闻都是权威发布的,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

以后就能随时随地发现身边的新鲜事物了,给你拿最好的新闻阅读体验。

西江日报功能

您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号码、QQ或者微信进行登录;

在线参与到评论互动中,可以与更多的网友进行有趣的互动;

观看APP提供的新闻直播,让您快速的了解更多的新闻动态;

在APP中用户可以发表原创的新闻,吸引更多人进行浏览;

用户可以在线快速的阅读系统提供的新闻内容,快速的了解周边的新闻动态。

西江日报新闻

2009年盛夏,南国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报业市场硝烟弥漫,白热化的竞争令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大家如火如荼地“厮杀”之时,肇庆吹来一股清新的风,让习惯于报业竞争的空气里弥漫着“合作、共赢”的味道,5月10日,西江日报社和南方日报社达成《关于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开展产权合作,共同培育、开拓当地报业市场。这份凝聚着报业改革者勇气、智慧和胸怀的协议,拉开了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第一家省委机关报与市委机关报以资产为纽带的合作序幕。

为了拉开这个“序幕”,西江日报社和南方日报社磨合了三年。2006年,西江日报社加盟南方日报社,在市场开拓中相互认同,逐渐深化合作。对此,时任肇庆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对两报的合作一直表示支持。他认为,基于市场竞争背景下的合作具有稳固的基础,不但能优化报业资源、促进两份党报做大做强,而且将为党报改革发展提供示范。

上篇 合作或竞争:先行者的抉择

汽车行驶在前往肇庆市的高速公路上,记者打开手机上网,《东莞上半年GDP仅增0.6%》的新闻仿佛在提醒记者:你已经到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广东了。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美国报业遭到重创,继2008年底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申请破产保护后,2009年以来共有105家报纸倒闭,裁员人数达到1万人;今年第一季报纸广告销售下滑了30%;在美国前25家大报中,有23家订阅量下滑了7%~20%。

作为全世界报纸发行总量最大的报业市场,中国报业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了解,2009年第一季度广告刊登额下滑了30%左右。广东几大报业集团的广告经营也受到较大影响,《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等报纸的广告收入下降幅度均超过10%。

与美国报业受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不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在2009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上指出:“我国报刊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目前仍然充满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报刊业的危机不是来自于金融危机,而是来自于阻碍报刊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这种体制弊端突出表现为:在行政系统框架内实行“归口管理”的传媒结构使得中国报业的发展受到了区域性分割和封锁的严重制约,无法对资源实现充分的市场化配置,尤其是地市级报业市场。尽管从2003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但“条块分割、区域管理”的体制弊端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报业很难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报业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试图打破报业市场的区域分割。

广东的报业十分发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深圳报业集团等四大报业巨鳄,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和佛山、东莞等一线城市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盯上了肇庆等发展潜力巨大的二线城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更是雄心勃勃。

2008年4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荣获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发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称号。“全国平面媒体集团获此殊荣的就我们一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自豪地说。

在报业市场区域分割以及广州、深圳等地的报业 “红海” 竞争状况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区域市场开发上有很多尝试,例如在北京,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合办《新京报》,在云南,与云南出版集团合办《云南信息报》。同时,为了加强省级党报对地市党委工作的宣传,拓展地市广告市场,《南方日报》在珠三角地区推行“梯形”发展战略,开设《佛山观察》等地方版,并将目光投向高速发展的二线城市——肇庆。

肇庆位于广东中西部,盛产端砚,是中国四大砚都之一,并于2009年全部划入珠三角经济圈。据了解,肇庆东距广州仅100公里,距深圳200余公里,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肇庆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6年,肇庆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1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47元,年末总人口为404.65万人。而据最新经济数据显示,肇庆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616.55亿元,同比增长15.3% ;2008年为715亿元,同比增长14.2%。目前,中国城市广告市场规模通用的理论测算标准是:广告收入/GDP=0.926%。根据这一标准测算,肇庆市2006年的广告市场应为4.68亿元。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当年肇庆市实际的广告市场不到一亿元的实收额,报业广告不足2000万。这意味着肇庆广告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面对这么一块潜力巨大的广告市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蓄势待发,是招兵买马、短兵相接,还是兄弟同心、携手共赢呢?

据了解,南方日报社开设地方版的战略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与当地党报在新闻、广告等资源上产生了正面竞争,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使得投入产出比并不高。同时,肇庆报业市场的发育尚不能与珠三角一线城市相提并论,风险也较大。2003年,《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推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以联合办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吸引地市级党报加入集团”的要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很快从这句话中找到解开肇庆市场的钥匙:走出一条省级党报与地市党报合作的新模式,优化现有报业资源,避免恶性竞争,开发地方市场。那么,肇庆当地报业市场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据西江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朱英中介绍,2006年肇庆当地有三份报纸,市委机关报《西江日报》,广电系统的《南方声屏(肇庆荧声报)》和面向师生的《肇庆学院报》。同时,《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在当地皆有发行。

朱英中说:“《西江日报》2006年发行量不足6万份。由于是党报,肇庆市的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都有订阅,因此拥有以行政人员、商人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读者群,是肇庆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高品位报纸。”据了解,《西江日报》的报名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这在地市党报中屈指可数,《西江日报》一直为之自豪。1986年复刊的《西江日报》,20年封闭办报,再加上本地报业竞争不足,活力日消,不但落后于广州、深圳等地,而且与当地经济高速发展不匹配。

西江日报社原社长王家绵曾这么形容该报:一方面,办报理念因循守旧,虽然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做足了宣传功夫,但与民生贴得不紧、贴得不近,以致报纸的新闻写作模式过于呆板,失却了新闻的鲜活力;另一方面,报业改革创新不够,不能充分按市场规律和新闻规律办报,报业经营创收手段乏力,报业广告增收有限。西江日报社虽有肇庆市委的支持,但并没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报纸质量排名中依然靠后,使得市委不满意、读者不满意、内部员工也不满意。2006年前后,与广州、深圳等地的报业市场白热化竞争相比,肇庆市的报业市场基本上相当于“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这与肇庆市的经济发展活力形成极大的反差。与此同时,肇庆电视台积极推进改革,组建经营中心,不断蚕食《西江日报》的广告市场。

但作为珠三角的后发地区,肇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委提出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以西江日报社的现状,如何因应全市的发展形势,《西江日报》人很迷茫,是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固步自封,还是转变思维,实现跨越发展,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答案又在哪里?

西江日报社早已看到强敌环伺的肇庆报业将起硝烟,广州各大媒体已经瞄准了高速发展中的肇庆,下一步的抢滩和扩张是必然的。面对整体效益差、人才缺乏、内部资源较少、整合乏力的现状,西江日报社领导班子认识到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朱英中说:“西江日报社其实有非常强的做大做强的发展欲望,现实的困境使我们认识到提高西江日报社的整体竞争力,必须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依靠外部传媒业领导者的先进办报理念来激发和培育本地传媒业市场,提升西江日报社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一条捷径。但有人担心,别人经验和办报理念能复制吗?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面对南方日报社抛来的橄榄枝,西江日报社进行全盘思量。

其实,南方日报社提出的省市党报合作构想,国内已有先行者付诸实践。2002年,在时任宿迁市委书记仇和的支持下,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中宣部有关领导表示肯定;2003年,新疆经济报系分别向《巴音郭楞日报》和《阿克苏报》注入1350万元和850万元办报资金,与巴州党委、阿克苏地委一起联办党报。

一方面因内部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国内已有合作先例,符合国家新闻出版管理宏观政策,合作后不但有利于肇庆的对外宣传,而且有利于报社的发展壮大,西江日报社领导班子彻底打消顾虑,决定进行加盟合作。

“南方日报社与西江日报社在宗旨、职能上完全一致,且在宣传方面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在满足读者对权威信息的需求上有高度互补性,况且双方已经在发行方面进行多年的合作,具有良好的信任基础”,朱英中说,“综合分析,权衡利弊,我们觉得合作避免了两级党报在肇庆区域广告市场的‘厮杀,,使可能带来的两败俱伤变成了合作双赢”。

2006年,西江日报社领导班子终于彻底打消顾虑,决定加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期三年的“西江模式前传”开始。

中篇 西江模式前传:加盟试验

“西江模式”是省市党报在市场的驱动下,以产权合作为核心途径、以做大做强党报事业为目标,共同培育、开拓区域传媒市场以实现共赢的的报业合作模式。

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的产权合作从2009年开始,但双方的加盟合作早就于2006年启动了。《西江日报》副社长张华新在谈到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也曾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但遭遇到报社内部极大的阻力,甚至很多人拿‘《南方日报》就是这么做的,这句话来抵制改革。”说到这里,他坦荡地大笑,告诉记者:“既然你们说《南方日报》也是这么做的,那么我就引入《南方日报》来推动报社内部的思想观念转变。”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王家绵的支持。

据张华新介绍,《南方日报》当时正在考虑引用《佛山观察》等地方观察模式抢占肇庆广告市场。2006年,张华新与南方日报肇庆记者站负责人经常交流,讨论《南方日报》地方观察模式的利弊。“大家在讨论时,都认为最可能产生的结果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毕竟肇庆广告市场很不成熟”,张华新如是说,“况且我们会奋起拼杀”。同时,双方报社的领导和市委领导多次就合作进行沟通,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两家报社合作,共同培育、开拓当地的报业市场。”

听到这一消息,刚从封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调任西江日报社总编辑的朱英中连说了三个字:“好!好!好!”。

之后不久,南方日报社肇庆记者站起草了一份两报合作建议书上呈肇庆市委。肇庆市委将建议书传达给西江日报社后,经过该报领导班子商讨,以及和员工进行密切、深入的沟通,取得了西江日报社员工的支持,双方达成加盟合作共识:双方联合办报,西江日报社加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报《南方日报》,帮助《西江日报》提高办报质量,分享广告增量部分的50%。合作领域涉及采编、经营、印务、纸张采购等方面。南方日报社及其系列报均不在肇庆创办地方版。并提出在条件成熟后,对西江日报社的资产进行评估,西江日报社以其资产出资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出资成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朱英中介绍,提出构想不到半年时间,双方就签约加盟合作。“合作能有如此顺利的开端,虽说是市场的驱动,但与领导的开明、胸怀是分不开的,时任肇庆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和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广东省委宣传副部长顾作义等市委领导眼界非常开阔,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和制定的策略非常有前瞻性,对南方日报社与西江日报社的合作倾力支持、极力促成,并希望两报创造经验,成为全国党报改革的示范。”朱英中如是说。

合作的顺利并没有让双方懈怠,为了提高合作质量,西江日报社领导班子曾专程前往江苏、浙江等地,考察省市党报合作成效,其中,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一事,令大家喜忧参半。

国内传媒产业扩张分为“权力嫁接模式”和“资本联姻模式”。所谓“权力嫁接模式”是指直接使用行政权力来配置传媒市场的相关资源,以权力的意志来实现传媒产业的扩张,并且权力单位直接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资本联姻模式”指的是以资本作为联结相关传媒资源的纽结,以提升传媒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产业扩张的价值取向,参与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资本单位。资本可以不受地域、行业的限制,积极寻求与有效益的媒体组合,以极其敏锐的市场敏感去抓取新的市场生长点。

宿迁日报社加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更大程度上属于前者,但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在采编和经营上对宿迁日报社仍然进行扶持和帮助,只是力度上没有完全到位而已,即使如此,自2002年~2005年,宿迁日报社的广告额仍以25%的速度增长。从宿迁回到肇庆,西江日报社忧的是没有一个成功的省市党报合作参照范例,喜的是他们既看到了合作成效,也发现了合作没有深入的原因。

因此,西江日报社加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需要通过实践去不断磨合、探索。2006年9月8日,《西江日报》进行第一次全面改版,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具体操作层面。改版的效果不言而喻。据朱英中介绍,这次改版第一次确定了《西江日报》本土化特色,也使其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办报口号——看得更远,贴得更近。

为了深入一线了解改版前后《西江日报》的状况,冒着酷暑,记者在肇庆街头采访了的士司机、餐饮老总、散步的老人和报摊老板等市民,询问这几年《西江日报》的内容情况。基本上,市民都反映这三年来,“报纸好看多了”。在肇庆学院从事行政工作的王飞告诉记者,改版前办公室的《西江日报》放在那里没人看,现在报纸一到就找不到了——被同事拿去看了。读者满意了,市委也很满意。朱英中告诉记者,有一年教师节肇庆召开全市大会,一位参会人员找到正在场外忙碌的他,称“领导在夸你们呢”。“当时我还不清楚是什么回事,会后才知道,市委书记覃卫东在台上整整花了15分钟夸《西江日报》办得好。”据了解,覃卫东从韶关调任肇庆,上任后就对改版后的《西江日报》赞不绝口,高度肯定两报合作。

内容好看了,发行也就上去了,广告经营也取得了发展。2004年,广告人员对张华新说,整版房地产广告超过1万元,就不会有公司投放,通讯广告不能超过6600元。他告诉记者:“广告折扣最低时竟然低到了0.8折,说出来当时珠三角报业同行难以置信。”合作后的《西江日报》基本上保持垄断地位,不再担心《南方日报》或其系列报在肇庆创办地方版,既然没有竞争对手,自然就要借助本次加盟合作对近乎崩溃的广告价格体系进行恢复。据了解,加盟之后,《西江日报》的房产广告大幅上升,整版价格从不到1万元提升到4万,通讯广告从6600元提升到1.32万元。广告商对价格提高不满意,但仍然接受,因为《西江日报》已经打造了金融、房产等周刊,满足不同读者生活服务信息的需要,培育受众和广告市场,广告投放效果越来越好。肇庆市星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改版之后,每年广告投放主要放在了《西江日报》。该公司总裁蒲俊锦告诉记者: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说,《西江日报》的目标客户最为精准。

据西江日报社提供的数据显示,合作后,《西江日报》发行质量也有较大改善,发行量增长15%,其中个人订户比合作前增长了5倍。2006年9月8日到2007年9月7日,双方合作一周年之际,广告刊量达到1420万元,比历史最高记录增长42%。《西江日报》的广告经营被激活了,肇庆电视台坐不住了,为应对《西江日报》的崛起,很快在内部启动改革以增强在当地传媒市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西江日报社的纸张、印刷材料采购纳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统一采购,加上改版后的报纸改为瘦报,一年下来,仅此一项就节约了100多万元。朱英中说:“省下的就是利润呀。”

在两报加盟合作后,西江日报广告公司副总经理梁建强负责的金融业务第一年就超额完成任务额的65%,个人收入也比以前增长了20%。梁建强说:“做经营是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没有休息时间,但我很享受这种工作。”《房产周刊》负责人陈聪的快乐则来自于归属感和成就感,“以前肇庆的一些政府部门邀请媒体采访时,电视台都是排在党报前面,加盟合作后,《西江日报》的品牌提升了,我们报社一般都是列入受邀媒体的前列”。

采访中心的副主任袁绫2004年来到西江日报社,收入从2400元上涨到现在的4000多元。她说:“自加盟合作后,报社从以前的大锅饭改为现在的多劳多得,这是我收入增加的原因。”据了解,加大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是西江日报社加盟合作后的一项重大改革。朱英中通过前后比较,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改革后的效果:改革前,报社向记者下达的发稿指标是每月22篇,后根据记者的意见下调为每月18篇,且无质量要求,但记者仍叫苦连天;改革后,报社只考月总分,记者要获得好收入,就必须多发稿、发好稿,结果记者月发稿上升到30篇,单月发稿最多的记者达到了60多篇。改革前,各编辑部门均称人手不足,难以完成任务;改革后,各编辑部门要求配置好的编辑和增加版面或调换能力较差者。争发稿件、争编版面的工作热情,为报社提高办报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朱英中说:“合作加盟的这几年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办报质量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了,广告经营局面打开了,内部活力激活了,思想观念转变了,精神面貌提高了,大家都有信心了。”

对于西江日报社的进步,杨兴锋由衷地肯定:“合作后,《西江日报》的办报质量在省内地市党报中是领先的。我们合作不是要热闹,而是要长久,能经得起政策、法律和市场的考验。”

下篇 从联合到整合:产权合作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明确指出:“以资本为纽带,按市场规律去办事,这才是改革。”

如果说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的意义在于证明省市党报的合作之路行得通,那么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的深化合作则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改革最核心的问题:产权。深化合作因涉及国有资产,要经历很多程序,由多个部门审核,但双方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签约。2009年5月10日,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正式签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实行以产权为纽带的合作,并着手解决加盟合作不甚完美之处。

在朱英中眼里,尽管《西江日报》采编上了一大台阶,但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朱英中对合作后的效果评分是70~80分。张华新称《西江日报》最好看的时候是2006年9月,后来虽然办报水平比以往提高了,但基本没有超越那个月的水平,因为那个月南方日报社由社委曹轲带队,从版式到采写全部移植南方日报社的理念,并手把手地教西江日报社员工。袁绫也认为合作加盟后,双方的采编交流学习没有预想得那么多。因为双方的加盟合作是浅层次的合作,缺乏机制保障,因此,采编上的整合还没有完全到位,先进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好消化。

除此之外,双方广告增量分成压力增大。南方日报社在与西江日报社合作之初,内部就有反对意见,称没必要去“惹麻烦”。但后来内部达成共识,没有以立竿见影的“广告收入”为合作基础,而是为了站在办好党报、开拓市场的基础上,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三年过去了,南方日报社投入大量的智力、人力和品牌,但一直未产生利润,内部的利润压力逐渐增大。朱英中告诉记者,2006年双方签的合作协议是以1000万元为基数,增量部分五五分成,虽然第一年合作广告收入达1420万元,但后来西江日报社提出扣除经营成本计算增量,并没有产生新利润,因为之前西江日报社的员工工资并不高,经营状况好了,人员工资不能不提,更重要的是西江日报社这几年在扩张,在不断地引进人才,工资支出大大提高,加上其他开支的增加,基本冲消了收入增加。南方日报社的领导对西江日报社的这一情况给予了充分理解。同时,南方日报社没有介入西江日报社的财务,增量分成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加盟合作便会出现解体风险。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以良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不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她告诉记者说:“这些年西江日报社在受益南方日报社的帮助和支持,南方日报社却一直没有得到回报,让我见杨社长时都十分不好意思。”据了解,陈以良还专门撰写论文,从管理学角度,用战略联盟理论阐释“西江模式”,明确提出两报以产权合作为核心的深化合作方向。她主动提醒西江日报社,如不及时深化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战略联盟,三年之后将有解体的危险。

两报在加盟合作过程中,以诚相待、沟通通畅,才有良好局面,但没有制度的保障,合作前景仍不明朗。当年,西江日报社引入南方日报社,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正面的市场竞争,化解《南方日报》及其系列报地方版甚至其他强势媒体的地方版于无形,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动内部改革。一旦改革成功推进,激活了内部机制和当地报业市场,合作的意义随之减弱,就有可能排斥合作伙伴,那么南方日报社将“赔了夫人又折兵”。

问题出现了,就要去面对并解决。改革是为了报业的科学发展,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朱英中说:“我们推动改革,不是为了个人。我是市管干部,报社效益不好,可以去政府机关,那普通员工怎么办,他们去哪里工作?”据了解,对于两报坚持市场原则深化合作的思路,覃卫东、陈以良予以坚定的支持,并在政策层面上主动关心并解决合作细节。朱英中说:“一直为两报合作呼吁,曾分管宣传舆论工作的市委副书记陈文敏十分注重媒体经济工作,认为党报的市场影响力越大,其舆论引导能力就越强。”

于是,一场谋求西江日报社、南方日报社更长远发展,保障报社员工等多方利益,以产权合作为核心的深化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从2008年4月份开始,到2009年5月份签订框架协议,历时一年多。至此,双方终于有了深入的实质性的合作制度保障。与2006年的加盟合作相同的是深化合作的原则基本上没有变化,《西江日报》仍是肇庆市委机关报,宣传管理、人事制度等都不变。由于是产权合作,对双方的权益都有制度保障,合作内容全部深化。朱英中展望合作愿景,满意地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某些途径,将西江日报社打造成国内一流、广东领先的区域传媒集团。”

资产合作后,在采编方面进一步整合两报资源,实现采编资源的有机对接,建立采编合作的长效机制,使西江日报社能够更好地借鉴和复制南方日报社的采编经验,使《南方日报》及其系列报能够更好为宣传肇庆、推动发展服务。在经营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包括广告经营权在内的报业经营的合作,明确双方的经济利益,使两报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报业核心资源的整合,趋利避害,达到合作的双赢甚至三赢的目的。

具体而言,两报在肇庆建立联合采编平台,将报纸内容进一步提升。南方日报社在加盟合作期间,派出大量的采编人才亲自上阵,协助西江日报社在版式、采写、策划等方面的提升,但不可能常驻肇庆,因此他们离开后,很多先进的采编理念未被消化。本次采编合作就是要彻底解决采编问题,一方面,南方日报社派人挂职西江日报社执行总编辑,西江日报社主要领导挂职南方日报社编辑委员会、运营委员会委员;另一方面,成立南方日报社肇庆新闻部和西江日报社特别报道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设两报联合采编平台,保证《西江日报》能够更好地借鉴和复制《南方日报》的采编经验,《南方日报》及其系列报能更好为宣传肇庆、推动发展服务。

最关键之处在于此次深化合作,双方明确了共同注入资本,同心协力拓展市场。2006年的合作,虽然双方达成广告增量部分五五分成,但南方日报社并未过多地参与经营,和对待采编一样,它们只提供协助,不干涉西江日报社的具体工作。现在双方达成产权合作,按中央、省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和要求,实行采编与经营相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办事,在目前的西江日报广告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西江传媒有限公司。据了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现金和输出品牌等报业资源购买西江传媒有限公司49%的股份,西江日报社控股51%。目前,有关专业机构正在对即将成立西江传媒有限公司资产和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正在按评估价收购股份。预计在8月底前双方完成所有程序,9月份西江传媒有限公司可以投入运营。届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西江日报社合作的一家户外广告公司也将投入运营,初步完成肇庆市场上的全媒体布局。

根据《关于西江日报社与南方日报社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还将组建西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延伸报业产业链,发展相关和非相关产业。记者坐车经过绕城而过的西江时,报社行政人员郭军指着左边一块依山傍水的地说:“这是市里规划的将来的文化产业区,我们正计划在这里拿了100亩地。”朱英中告诉记者,该地将被用来建设规划中的西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两报决定按一定比例成立项目公司,统一负责该中心的筹建、开发与经营,实现行政功能、业务功能和发展功能的统一。

朱英中坐在办公椅上,掰着指头告诉记者2006年以来西江日报社的发展:自合作后,整合了《肇庆声屏(肇庆荧声报)》,创办一份都市报,发展了数字报,创办了西江网——广东省城市信息综合门户网站试点单位,更新购买了各项办公设备等。他笑容满面地说:“《西江日报》这几年进步了,很多兄弟党报都主动来我们这里取经了。如果产权合作顺利实施,两报在网络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会展等相关产业有所作为,经营规模和利润率还会成倍地放大。届时,肇庆市文化产业将因我们两报的合作而进一步壮大。”

西江日报使用方法

1、在APP的“新闻”界面,您就可以获取系统推荐的新闻内容

2、点击自己想要阅读的新闻,就能在APP中开启新闻阅读模式了

3、然后可以参与到评论区中,留下自己对新闻的看法

4、与更多的用户进行有趣的互动

5、以后就能更好的进行新闻阅读了

软件推荐

数据安徽:一款涵盖了整个安徽省的民生服务信息的数据服务平台,用户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相关有用的数据,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各种市场相关信息,亦或者是旅游咨询的相关内容,你想知道的,数据安徽都会告诉你。

In河西:一款为河西当地人民提供资讯新闻、民生等内容的服务平台,其中涵盖了多种细致的服务类别,版式简介,内容充实,为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好的服务,让人民随时随地掌握实时最新事件与资讯。

云上叶县:完全囊括省内所有辖区的新闻。通过机器算法,提供海量省内,市内头条新闻。同时,还可以浏览国内、国际等热点新闻。

怎么样,觉得这款手机软件好用,快分享给您的三五好友:https://www.yxwoo.com/app/9829.html

软件截图
合集推荐
[共6908款软件]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动画动漫等视频。想要随时随地观看这些视频,手机里自然少不了一个视频播放软件。现在的视频软件数不胜数,但对于一个视频软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种类全、缓存快、高清晰度这些要点,想要有一款包罗万象的移动电视?那就来看看下面这些推荐的视频软件吧。
[共4926款软件]
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上班下班,工作压力大,精神状态不好,久而久之会成为诱发各种疾病的因子。这就需要一种减压解压的手段来维持良好的精神。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电子游戏,都能给人们带来乐趣,让人们不至于变得消沉、极端。小编在这整理了一系列手机上的娱乐软件,它们能缓解你压抑的心情,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共2762款软件]
足不出户也能成为万事通,这就是如今互联网新闻的强大之处。互联网的新闻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即时性强,可以展现给每个用户最新的资讯,通过互动平台还能让大家畅所欲言。但广泛的新闻也是有负面影响的,虚假消息也是频频出现,每个人都要有着自己的见解,以甄别新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各种资讯齐全的新闻app,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下载。
资讯阅读类排行
近期大作
立即预约